產業園區未來趨勢,不關注,你將直接出局!
產業園區未來的幾十年中,從園區營銷到園區服務,從客戶需求到企業要素的變化,從標準化的物業形態到個性化定制……所有一切,正面臨著一場空前的顛覆與變革。園區或逆勢崛起、步步為贏,或直線下墜、淘汰出局,都取決于對以下趨勢的預判與把控!
從單一產業園轉向現代化綜合功能區
現代的產業發展不同于傳統工業發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資源密集、規模較小、信息網絡化,決定了新的產業區功能的綜合性,不是單純的工業加工、科技產品制造區,還包括配套服務的各種商業服務、金融信息服務、管理服務、醫療服務、娛樂休憩服務等綜合功能。
產城融合是未來產業園區的發展重點
產業與城市相輔相成,互利共生。產業是城市的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城市是產業的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
產業園區的發展,未來必然應該從孤立的工業地產開發走向綜合的產業開發,通過土地、地產項目的產業入股等方式,將土地、園區物業與產業開發結合起來;
同樣也從片面的環境建設走向全方位的氛圍培育,在打造一 流的硬環境的同時,加強區域文化氛圍、創新機制、管理服務等軟環境的建設。
客戶更多關注服務
商業有商業的說辭,住宅有住宅的邏輯,而產業園區也有其特殊的規律。除了硬件設施、盈利模式,園區提供的服務,也是企業選擇園區時越來越需要重點關注和參考的“指標”。尤其是產業型服務,將會是吸引企業客戶的橄欖枝。
如今,專業化園區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承擔著幫助其尋找資源對接、協助企業發展、實現產業間的對接交流的使命,并要針對產業特性定制大量服務,這需要產業園區具備和提供非常專業的產業發展前瞻性服務體系。服務,將成為企業客戶關注的重中之重,也是未來園區競爭的利器。
園區核心,以人為本
每個園區都在談招商引資,但對企業體驗和關懷的關注,卻略顯蒼白。傳統產業園區的發展“重產業發展輕人居打造”、“重工業制造輕服務塑造”、“重土地開發輕氛圍營造”,導致產業園區人居環境缺失、商業服務業發展落后、創業氛圍顯著不足,人本主義嚴重缺乏。
未來企業要素的變化從土地、廠房、物業,將向技術慢慢過渡,特別終由技術向人逐漸變遷。未來園區必須像商業和住宅一樣考慮問題,以人為本!基礎設施,包括水、電、氣、熱、交通;生活設施,包括寬敞的健身房、游泳池、餐廳、生活超市、KTV……一個也不能少!
園區新營銷—圈層、社群、大數據
早期的園區營銷可以通過戶外廣告、報紙、雜志、電視、新聞發布會等形式的傳播來尋找企業客戶,但是,隨著產業園區的企業客戶需求已經從剛需向改善性、個性化需求演進,客戶細分、產品細分、市場細分不斷深入,大而全的泛營銷已經不足以精準捕捉目標客戶,傳統基于人口統計和心理行為因素的客戶細分標準也很難適應營銷需求。
新媒體出現后,互聯網社群成為這個時代特別重要的思維方式,產業園區的企業客戶群體開始在社群圈層進行分裂和裂變,同時也衍生出又一新營銷模式。
產業園區知名度、美譽度的廣泛傳播,都經由社群和圈層的媒介功能而實現。對產業園區的招商就是圈層營銷驅動的原點。社群和圈層營銷,將會是產業園區營銷推廣面的重要手段。
從招商到養商的嬗變
產業園區的招商在經歷誕生期、成長階段、春秋戰國時期,走過了發展階段、混戰階段、沉思階段后,將直接進入后招商時代。傳統的園區因為只管結果而不問過程,急功近利的招商方式與園區發展背道而馳,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在產業園區,那種粗放式的圈地招商運動盛行已久,很多園區對于企業的管理,基本上處于放任自流、“招而不管”的狀態,致使終端客戶不斷流失。招商對于產業園區而言,僅僅是個開端。因為還沒有為企業創造效益,園區不可能真正和企業共同成長,形成一個持續發展的閉環。因此產業園區對于企業要有一套明確的管理模式,也要有園區自己的營銷之道。
園區的品牌化和連鎖經營
在園區經濟“泛濫”的今天,“軟實力”已經成為打造園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籌碼。因為園區經濟的發展光有數量和規模還不行,還必須有質量和品牌,一個精品園區的單位產出是一般園區無法比擬的。
園區的品牌化運作需要精耕細作,需要有內涵支撐。園區品牌可細化為環境品牌、產業品牌、企業品牌、服務品牌、文化品牌等,特別是服務品牌和文化品牌,更需要做精、做深、做出特色。
買廠房∽到蘭州樹屏眾創城
300—3000㎡標準廠房
50年產權,自由分割
50%首付,10年按揭
都市生活配套,享安居,更樂業
八大平臺,專業運營、全方位服務
企業有家,才是企業家
蘭州樹屏眾創城目前正在火熱招商中,首批入園者享有更多優惠政策,我們期待您的加入!
如果您需要廠房租賃和購買,
歡迎隨時撥打電話!
招商電話:
199-0948-0123